由教育部主办、辽宁省委教育工委、辽宁省教育厅承办的“学习新思想辽宁百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最后三场宣讲活动于6月13日、14日、15日分别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科技学院、辽东学院举行,思政部组织师生代表400余人在我校分会场利用网易直播平台观看了授课。
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宣讲活动中,由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祁冰副教授和辽宁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党总支书记马其南教授作为主讲教师,分别为师生上了一堂深刻生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祁冰副以《新时代最强的理论回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为题,从时代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意义等三个方面,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展开论述,为师生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提供了理论指导。马其南围绕《新时代:当代青年的人生际遇与考验》,分别从政治维度、现代维度、价值维度、历史维度、世界维度阐释了“新时代”的定义,对当代青年的人生际遇和考验进行了分析,号召大家立鸿鹄之志,做奋斗之人。

在辽宁科技学院的宣讲活动中,由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房广顺教授和辽宁科技学院党委宣传统战部部长钱春焱教授作为主讲教师,分别为师生上了一堂“有滋有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房广顺从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出发,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把握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把握意识形态的实质,警惕和批判各种错误思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原则等四个方面系统的阐述了《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价值。钱春焱从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四个方面对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阐述。

在辽东学院的宣讲活动中,由辽东学院思政部刘江雁主任和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喜满教授作为主讲教师,为全省师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刘江雁以《办好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指导思想》为主题,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发表背景、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如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等四个方面为我们阐明了新时代教育工作的使命担当和青年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责任要求。王喜满以《时代与使命: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到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发展》为主题,从时代与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划分的标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不同阶段、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等四个方面全面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新时代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通过这三场宣讲活动的学习,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更深刻地理解了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弘扬“五四”精神,爱国奋斗、勤学苦练,将所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者和圆梦者。参会教师纷纷表示身上所肩负的重大责任与光荣使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爱国、立志、求真、力行,鼓励学生在新时代实现人生价值,自觉把个人理想的追求融入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通讯员:谢晨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