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铭记抗战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近期,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开展“铭记历史,吾辈自强”全校性主题班会评选活动。活动启动后,各学院积极响应,实现全校近300个班级的全覆盖,并最终选拔出10场主题鲜明、形式创新的班会作为典型范例。学校领导、党委委员深入一线,与辅导员、班导师、思政课教师共同参与,见证学子在沉浸式学习中厚植家国情怀。
党委书记张晓雁出席首场主题班会。该场班会面向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24级考研学生,辅导员许颖精心设计历史年代主题“小卡”,以情景剧还原历史场景,联合思政课教师高飞引导学生探讨“伟大抗战精神激励升学备考”,用信纸书写心愿。张晓雁现场为学生送上寄语,肯定“导员搭平台、教师释高度、学生当主角”的育人模式,并以陈祥榕烈士及“陈母问勇”的故事强调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鼓励学生秉持“志气、勇气、底气”,认真治学、直面挫折、心怀感恩。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海燕参加机械工程学院机械242班主题班会。辅导员齐霁、思政课教师周德刚从坚定信仰、无畏担当、为民奉献三个维度解读共产党人的精神。现场的情景表演《青年志》、手势舞《中国人》瞬间点燃氛围,让“共产党员的样子”变得可感可学,助力学生读懂信仰力量,将担当融入成长实践。


纪委书记张涛参与建筑与规划学院班会。建筑学234班辅导员陆鹏程与班导师李牧、思政课教师丛羽带领学生用画笔描绘抗战建筑故事,让专业知识与伟大抗战精神同频共振,实现了专业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让“自强”有了具体表达,进一步激励了学生要刻苦学习、强健体魄、矢志报国。


副校长李厚艳先后参与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班会。辅导员王杰、思政课教师窦百会打造“时空胶囊”,将伟大抗战精神凝练成“能量水晶”;辅导员宛龙、思政课教师李婷婷带领学生齐诵《少年中国说》。两场班会均采用学生喜爱的形式,活化历史教育,有效将学生对历史的敬畏、对理想的追求,转化为成长的动力。


副校长王莞菊走进管理学院并参加了两场主题班会。辅导员魏迟、思政课教师吴奎豪带领学生重温英雄事迹、书写报国理想,有效搭建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的联结桥梁;辅导员刘铮铮、思政课教师李宁将班会设在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依托红色资源开展沉浸式学习,实地教学让学生更懂战争残酷与和平珍贵。


副校长吴继君、傅柏权共同参加艺术与传媒学院主题班会。在悠扬的《松花江上》旋律中,辅导员张雪煜以伟大抗战精神的自强底色为指引,思政课教师李媛在线指导,线上线下共同号召学生提笔写下爱国志向,形成“爱国承诺墙”,成为全体学生铭记历史、践行自强的可视化动力。


校长助理张蕾参加现代技术学院班会。从烽火记忆到铁血柔情,从精神解码到青春誓言,辅导员杨淮铄、思政课教师李媛在诵读家书、讲史明志的多元化设计中激励学生将历史认知转化为奋进力量。


党委委员参加机械工程学院主题班会。辅导员高思祺、思政课教师徐祥运通过抗战地图解读、老物件故事讲述等方式深化报国志,为思政教育贴近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思路。


此次“铭记历史,吾辈自强”主题班会评选活动,是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深化“大思政课”建设的生动实践。学校领导深入一线参与,师生协同发力,将爱国主义教育、专业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深度融合。从传统课堂到红色教育场馆,从情景演绎到誓言承诺,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的学子正以青春之姿,将“铭记历史”融入血脉、把“吾辈自强”化为行动,在强国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学生工作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