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新闻 > 城建要闻 > 正文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2024年度十大新闻
来源: | 发布时间:2025-01-09 10:03:37 | 点击: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学校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决胜之年,更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这一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热烈庆祝第四十个教师节。全校师生员工砥砺奋进,勤勉深耕,笃行致远,共同见证了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发展的足迹,用不凡的成果书写了城建人的初心和使命。

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对学校发展意义非凡的2024年,用成绩激励我们继续勇毅前行。

一、学校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通过个人自学、集中学习研讨、警示教育和解读培训等方式开展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学习,以书记讲党课、宣讲培训等方式抓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学习,将党纪学习教育开展情况纳入年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深入推进党纪学习教育落地见效。构建“明确一个主题、坚持两个导向、强调三个摆进去和深化四个融入”的“1234”党纪学习教育模式,受到上级媒体平台专题报道。

undefined

二、学校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12月30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发布了《关于确定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名单的通知》,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这不仅是对我校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等方面综合实力的肯定,也为我校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加速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三、学校新增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获批1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9月,我校“智慧城建现代产业学院”获批2024年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城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成功获批为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学校以建设省级现代产业学院为契机,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截至目前,共有3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和5个校级产业学院;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这是我校首次获批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2024年全年,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345项,参与人次同比增长198%;其中,获国家级奖项289项,同比增长73%;省级奖项1076项,同比增长31.4%,实现了覆盖面及获奖率的新突破。

四、学校2名教师首次获评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1名辅导员获辽宁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个人二等奖

2月初,辽宁省教育厅公布了2023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评选结果,我校田悦、吕从娜2名教师被评选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这是我校首次获评。5月,我校建筑与规划学院辅导员姚天琦获2024年辽宁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个人二等奖,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总成绩位列民办高校第一名,再创新高。

五、学校与苏家屯区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

10月25日,学校与苏家屯区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并与苏家屯区共同启动乡村振兴样板线,学校与苏家屯区在乡村振兴领域正式开启合作新篇章,校地合作渠道进一步拓宽。2023年以来,我校数百名师生积极参与到苏家屯区百里长廊规划、马耳山村美丽村庄建设等10余个乡村振兴项目,学校在互助村建立教学与实践基地,创新推行驻村规划师制度,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六、“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易班发展中心”新媒体账号入选为全国“优质思政内容建设”培育项目

学校易班发展中心新媒体账号入选为全国“优质思政内容建设”培育项目,学校荣获教育部易班发展中心“2024年易班优课高校美食文化图文课大赛优秀组织奖”“2024年第一届易班优课求职辅导课程学习大赛优秀组织奖”及“2024年易班技术创新大会‘创新创意类’优秀展示奖”等多项荣誉。此外,我校在2024年度易班优课“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和“党建学习课群比赛”中均荣获“优秀组织奖”(全国评选100所)。

七、学校自主兴建的沈阳城市建设展示馆落成开馆

9月19日,学校举行“沈阳城市建设展示馆”开馆仪式。展示馆近1700平方米,凝聚了城建师生的心血,历时11个月建设完成,分为四大主题展厅,彰显“行走的盛京”文化主题,是一座面向全校师生的专业实训基地、特色鲜明的“大思政课”实践基地、传播城市建筑知识和建设成就的社会性文博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学校提升综合软实力、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承担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窗口。自开馆以来,累计接待校内外参观者近万人次,受到了一致好评。

八、学校首届校友毕业20周年返校共同见证校史馆开馆

9月7日,学校2004届校友毕业20周年荣归母校,共同见证学校校史馆开馆。校史馆是再现学校光辉历程、诠释城建优良传统的重要阵地,更是续写城建未来华章的重要支撑。校史馆不仅展示了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也进一步增强了校友们对母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充分发挥了场馆育人功能,展示了学校办学特色,凝聚了师生力量。

九、学校完成校园升级改造工程,育人环境进一步优化

学校对基础设施、教学行政用房、部分宿舍、校园环境等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守正广场、力行体育馆、弘德书房、弘德图书馆等投入使用,师生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全面提质。精心布局“双核两轴五馆三区”的空间文化建设格局,打造“银杏文化”“建筑文化”两大优质文化品牌,进一步凝练了“脚踏实地、自信自强、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城建精神,师生精神风貌更加昂扬,文化育人作用初显。

十、学校银杏文化节对外开放,多次承办省级会议,社会美誉度大幅提升

10月24日,学校第二届银杏文化节在银杏路开幕,并于25、26、27日三天面向社会首次设立开放日,累计吸引3.8万余名访客到校赏秋看展。主办首届高校高中协同育人校长论坛暨优质生源基地建设大会,先后承办省民办高校思政课质量提升工作“手拉手”共建总结会、省高校“征兵宣传进校园”系列活动启动仪式、辽宁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等省级会议,在工作中充分展示学校服务社会的担当和学校的精神风貌,社会美誉度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