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讲话在全国高校教师中引起强烈反响
2011-04-27 00:00

    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在全国高校教师中引发了热烈反响。教师们普遍反映,讲话高屋建瓴,立意深远。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是对高等教育历史使命完整的、科学的阐释。教师们表示,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的“四个大力”,扎实工作,努力奋斗,将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高等教育成果显著。然而,着眼未来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以及迎接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考验,我们仍然必须提升我国的综合竞争力,谋取战略制高点。”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分党委书记耿向东表示,总书记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一项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是非常有远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长久以来的任务,而总书记的讲话赋予了这两项任务新的使命,即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以及产生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创新成为关键之中的关键。社会服务这一任务则要求高等教育发挥智力优势,直接贴近和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继承我国优秀的文明成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文化的软实力,显得尤为重要。总书记在讲话中,将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完整提出来是第一次,彰显出党中央对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视,也赋予高等教育更为重要的历史责任。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杨河说,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中关于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生命线的重要论述。更加自觉地坚持北京大学近年来制定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和质量优先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教育制度,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分党委书记褚宏启强调,总书记的讲话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予以论述,要求四个方面都要大力发展,实质上是要求高等教育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向科学发展之路,从片面发展走向全面发展。这一论述,对于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鲜明而深刻的指导意义。
    “聆听总书记的讲话,很受鼓舞和教育。”北京大学信息科学学院杨芙清院士表示,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强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并且提出了“四个大力”,特别是讲到在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时,明确了一个社会责任感、一个创新精神、一个实践能力,这三项是对教师培养学生提出的更明确的要求。作为高校教师,责任重大。我们要切实肩负起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
    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大成表示,总书记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观念。这对高等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能将提高教育质量片面地理解为只是培养学习能力强的精英人才,不能用简单淘汰的方式放弃对可能在某一方面具有成才潜质学生的培养责任。应该平等地、负责任地对待每一个进入大学学习的青年学生,帮助、引导和教育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沿着自己的志向和兴趣发奋成才。
    “质量是高校一切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其生命力所在。”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和勤教授强调,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教诲,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国家栋梁之才而积极努力。我们要不辜负总书记之托,为“世界一流,中国特色”的高教事业贡献力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田国秀教授表示,树人的根本是品德。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是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当代教师要提高育人的水平,育人的品位,育人的境界,靠的是“德”。当代教师要培养立体的人,有抱负的人,有承担的人,靠的也是“德”。从总书记的讲话中,体会到党和国家对高校教师的期待更高了,要求更严了,指向更明了,我们有责任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师德、有美德的教师。